关于印发《杨浦区积极发力数字新基建培育在线新经济 打造发展新高地的行动计划》的通知

杨浦区

面向对象:​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及各有关单位

面向行业:聚焦新基建,立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政策要求: 《杨浦区积极发力数字新基建培育在线新经济 打造发展新高地的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详情介绍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及各有关单位: 

《杨浦区积极发力数字新基建培育在线新经济  打造发展新高地的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杨浦区积极发力数字新基建培育在线新经济打造发展新高地的行动计划

为全面落实《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沪府〔2020〕27号)和《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沪府办发〔2020〕1号)的文件精神,积极捕捉行业发展新机遇,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加大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力度,特制定以下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聚焦新基建,立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着力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在线新经济,积极捕捉行业发展新机遇,着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新型移动出行、新零售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形成先发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力争到2022年,实现“一”“十”“百”“千”“万”的发展目标:

“一”——打造一个以在线新经济为核心,集平台、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在线新经济生态园”。

“十”——围绕“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落地十个市级示范引领项目,并争取纳入市“十四五”规划或“新基建”重大工程安排。

“百”——围绕在线新经济、新基建的产业链条,引进、培育百余家具有硬核技术、高贡献、高成长的企业。

“千”——紧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挖掘杨浦优势基础,推动在线经济相关产业冲刺千亿级规模。

“万”——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面推动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万家企业上云。

二、重点领域

(一)发力数字新基建,着力创造新供给

1.实施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加快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加快5G基站建设,重点布局杨浦滨江、新江湾城淞沪路以西基站密度较低区域,实现5G信号的优质覆盖。完成我区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务楼宇万兆接入能力全覆盖。推动智慧滨江建设,实现滨江“双千兆”网络覆盖,力争将杨浦滨江列入上海市5G建设应用试点示范区域。(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规划资源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滨江公司)

推动北斗卫星时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研制新一代面向北斗全球系统的地基增强站设备,对全国250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组成的“全球一张网”进行升级优化。承担好“国家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民用应用服务运营平台”建设战略任务,依托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优势,推进以北斗“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为核心的北斗卫星时空互联网建设。(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

建设“一网双平面”新型政务外网及网络安全设施。在积极落实市级专网整合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参照《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指南(试行)》,结合杨浦区政务信息化实际,采用100G OTN技术构建传输骨干网、双平面(视频网、数据网)的架构设计,进一步提升整网的可靠性,网络设备支持IPv6和SRv6协议及双栈等。(推进单位:区大数据中心)

2.实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支持同济大学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围绕“自主与感知”“协同与群智”等关键科学问题,从超材料感知、多尺度融合、自主与交互、多体与协同等研究方向展开科研攻关,着力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变革。(推进单位:区科委)

上海市超精密运动和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复旦大学以半导体制造和检测装备开发为背景,开展高精密执行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和高性能运动台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解决“卡脖子”问题。(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上海市极端光学制造与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上海理工大学建设光学制造与检测领域创新平台,重点研发大口径高精度光学元件、低缺陷高抗损伤光学元件等关键光学器件,为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人工智能类脑光电芯片、光流控医用光学仪器、新型显示与成像等项目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类脑及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打造基于类脑芯片的智能产业发展引擎,形成世界一流类脑芯片产业生态。加快推进类脑芯片、片上系统及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围绕技术、产品、应用、行业为关键节点,打造各节点的核心竞争力,稳固各节点间的相互依存与推进关系,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单位:区科委)

3.实施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深化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设。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整合国际国内各方资源,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构建技术转移海量数据库,加快重点产业交易机制和交易系统建设;打造产业技术验证评估和产业集群培育平台功能。加快信息化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功能载体改造,与产业龙头企业共建技术验证平台,配置先进的科学装备、形成验证评估及技术再研发实验协作网络(专家库、知识产权库)。(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高效推动“两张网”建设。夯实“一网通办”基础平台AI能力。设立“人工智能”柜台,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推进综合类自助终端进社区,实现多条线、多业务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实现咨询、申报、过程查询、结果领取、评价等全程自助服务。完成“一网统管”移动终端在区级部门和各街道的部署和应用,鼓励基于移动端的城市运行轻应用、小程序的开发应用,实现基层一线移动端统一应用。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建筑物、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上部署一批高智能化的感知“神经元”。(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应急局、区大数据中心、各街道)

4.实施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推动新能源终端布局。发挥首个快卜新能源储充检城市示范网点落户杨浦的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开展居民社区建设智能充电桩、实施自(专)用充电桩共享改造、开展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推广无线充电、自动充电等新技术应用,支持挚达科技等企业布局车联网领域,提供数据及远程智能控制服务。落实《关于杨浦区促进“新基建”建设开展新能源充(换)电设施示范应用的实施方案》,每年建设一个充电桩示范小区和一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首年建设一条新能源环卫车试点运行线路,并在各园区、医院形成一批试点。(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

有序推动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建设。加快智能汽车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云平台建设,研制北斗高精度定位核心芯片、模块及终端,形成基于北斗高精度的室内外无缝、云端一体化定位服务,进行面向智能驾驶自主泊车、高速公路自动巡航、V2X应用及智能驾驶测试场等场景的示范应用。对标滨江地区“世界级滨水会客厅”整体定位,构建停车中心管理平台、布局停车数据发布系统(三级诱导屏)、数据传输通信、停车场入口拥堵检测等,打造便捷高效的停车诱导系统。(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应急局、滨江公司)

加快智能终端布局。支持智能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商米科技等企业研发和普及面向商业全场景的物联网设备,包括智能收银设备、自助设备、AI摄像头、电子价签、商用网络设备等,构建物联网云平台,为实体商户开展移动/刷脸支付、O2O外卖、小程序营销、电子商务、在线直播等在线化业务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支持爱回收、趣致网络等重点企业,在区域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社区等布局智能售货机、无人贩卖机、智能回收站等各类智慧零售终端,着力提升智能化、集成化和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单位:区商务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局)

建设“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计划建设2-3家互联网医院,开展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服务。探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诊疗服务”及“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互联互通互认基础上打造区级医技云服务平台,在云平台上统一标准化全区所有医技检查检验类型数据(放射、心电、内镜、病理、检验等)。(推进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推动新型数字化学校建设。持续推进“创智云课堂”和数字教材在学校的研究和实践,开展基于大数据规模化的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达成教育信息化2.0建设目标;推进完成5所区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建设和4所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培育校的建设,争取创建一所全国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开展初中强校工程,完成7所纳入市初中强校工程的学校信息化系统建设;创建特色高中,完成5所高中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单位:区教育局)

(二)培育在线新经济,着力构建新动能

5.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以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为契机,着力打造工业设计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区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培育集成服务供应商,支持智能云科、优刻得等行业领军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支持联通南方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服务业。(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商务委、滨江公司)

6.推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模式。支持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针对区内企业开展有线宽带升级扩容,鼓励运用新兴技术,开发全场景远程办公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强化远程办公信息和数据安全;推广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流利说、晓黑板、声网等企业建设适合大规模在线学习的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培育在线医疗产业,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全流程移动支付等改造传统就医流程,推动AI、AR/VR在医疗影像、用药方案、医疗数据、远程诊疗、远程监护等领域应用。(推进单位:区科委、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

7.提升在线金融服务能级。完善科创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链金融,支持易保网络、赞同科技、鑫涌算力等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发展壮大。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联动区域内金融机构,发挥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动效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广“云量贷”,积极发挥上海云计算服务商优刻得等平台作用,将企业在平台上的云流量使用情况作为银行授信的参考指标,为其授信评估增加数据增信支持。(推进单位:区科委、区金融办、区投资促进办)

8.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加快发展以内容科技为特质的数字文化产业,支持音频、短视频、直播、动漫、电竞、网游手游等垂直类网络视听企业,促进新兴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内容生产。推动音视频大数据处理、全媒体智能播控、音视频互动云等平台应用,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布局创新链,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引进市级行业协会专委会,共建产业联盟,支持哔哩哔哩、小红书、携程、腾讯云等企业推广在线娱乐、在线学习、在线旅游、直播经济等互动产业,重视用户体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推进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科创集团、滨江公司)

9.推进新零售模式发展。鼓励区域内的电商平台和重点企业培育直播经济和粉丝经济,拓展日销渠道。积极发挥达达集团、永辉科技等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履约中台+智慧物流系统+定制化的仓拣配一体化履约解决方案,助力实体零售商在线发展。后疫情时期,积极抓住电商平台、商超线上应用、社区微信团购等,依托京东到家平台上连锁商超、社区生鲜及菜市场,积极打造以实体零售伙伴为依托的本地即时零售新业态。(推进单位:区商务委)

10.大力发展新型移动出行。结合区内位置服务的资源禀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上海智能交通、径卫视觉等企业集聚的效应,积极探索推进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发展。支持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爱驰汽车等相关企业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场景应用,拓展汽车后市场服务。支持千寻位置与华人运通合作,加快北斗导航等空间位置服务技术与交通出行相融合,结合管控信息、交通状况等优化出行路线,提高匹配效率和车辆利用率。(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商务委)

11.加快发展在线研发设计。通过鲁班软件为代表的建筑设计企业,进一步加强BIM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发展在线定制化设计;通过天狐创意为代表的创意设计企业,进一步创新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企业开展网络协同研发设计,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研发设计中应用。支持开展各类众创、众智、众包、众设的线上创作活动,鼓励发展各种形态的开发者社区。(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商务委)

三、落实举措

1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分管区领导担任各自专项召集人的推进工作机制。建立推动数字新基建和在线新经济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区政府督查室加强跟踪督办。(推进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13.加强政策保障。加强对新基建和在线新经济产业扶持政策的设计和落实,通过奖励、资助、贷款贴息,精准、连续、滚动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用户流量、商业模式的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工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杨浦区小巨人工程等政策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局、区投资促进办)

14.加强资源开放。推动区内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有序开放,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培育一批数据创新应用企业。加强与市大数据中心的对接,推动轨道交通、道路实况、公共卫生、食品安全、水电气等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单位:区大数据中心、各部门)

15.加强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各类基金等赋能企业成长。加大人才支持力度,落实区相关人才政策,在招聘、人才公寓、人才落户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聚焦滨江、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等重点领域,构建多领域示范应用场景。(推进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金融办)

16.加强融合发展。坚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发挥大学校区的科技创新作用,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联合攻关;发挥科技园区的产业主体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发展;发挥公共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广应用场景落地。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在数字新基建和在线新经济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协同建设数字新基建,共同推动在线新经济重点领域智慧应用。(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